目前分類:未上市股票-上海商銀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國銀過度競爭,政府計畫啟動新一波金融整併,財經官員認為,金融整併有助於提升國銀競爭力,但銀行的經營效率,得從產品創新與風險控管著手,員工獲利貢獻度名列前茅的上海商銀、京城銀行就是最佳範例。
上海商銀去年自結稅前盈餘106.72億元,稅後純益94.52億元,雙創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高達2.55元,在國銀中名列前茅。
經營小而美的上海銀,規模雖不及大型金控,卻是最早進入大陸投資的銀行。因風險控管有成,去年底上海銀逾放比僅0.22%,備抵呆帳覆蓋率759.89%,資產品質超越同業平均水準。
經營效率領先群雄的京城銀行,去年稅後純益34.4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3.28元,每股淨值19.12元,均創下歷史新高。
京城銀能交出如此亮眼的獲利成績單,是因為著重承作優質授信案件,並利用區域型銀行的優勢,調整存款結構,將活存比重拉升到五成,以及海外債券投資收益貢獻豐富所致。<�擷錄經濟>

hm6438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中央銀行國銀營運績效季報顯示,去年40家國銀的稅前盈餘超過2,400億元,續創歷史新高;平均每位員工的獲利貢獻度,上海商銀以454萬元奪冠,成為全台員工最會賺錢的銀行,京城銀行的432萬元居次,兆豐商銀則以425萬元、排名第三。
  值得關注的是,以消費金融見長的花旗台灣銀行來勢洶洶,去年平均每位員工貢獻340萬元,緊追第三名的兆豐銀,為員工獲利貢獻度前五大銀行中,唯一的一家外銀。在債市有「小金人」之稱的農業金庫,去年平均每位員工貢獻322萬元,躋身第五名。
  根據央行統計,40家國銀的員工平均獲利貢獻度為145.74萬元,較去年的126萬元,成長16%。近五年來,國銀員工獲利貢獻度突飛猛進,2008年底受到國際金融海嘯衝擊,國銀獲利明顯縮水,平均每名員工獲利貢獻度降到只剩6萬元。
  自2009年起,全球經濟自谷底反彈,國銀的員工獲利貢獻度大幅飆升至52.92萬元,為2008年的7.8倍。隨著經濟逐漸步向復甦軌道,企業籌資需求升溫、銀行利差擴大,國銀獲利大進補,近三年來員工平均獲利貢獻度依序為109.17 、126和145.74萬元,每年都有15%以上的成長幅度。
  相較於員工獲利貢獻度的提升,國內金融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卻逆勢下滑。對此,央行總裁彭淮南日前解釋,2011年時,香港、新加坡金融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分別為16.25%、11.11%,同年台灣僅6.59%,主因香港、新加坡均無製造業,金融服務業占比自然比較高。
  另外,1986年台灣金融服務業占GDP比重僅3.85%,到1989年政府開放新銀行、新票券,大幅飆高至8.67%,種下本土性金融風暴的危險因子。
  隨後雙卡風暴爆發,金融業產值占比下滑,但2010年、2012年占比還有6.36%、6.46%,趨勢仍然向上成長,彭淮南也說,金融業並非規模愈大愈好,否則可能會引起如賽普勒斯般,因過度發展銀行業釀成金融危機。<�擷錄經濟>

hm6438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海銀行再次運用台灣、香港、大陸兩岸三地業務平台,結合國內大型行庫,向陸資企業長甲集團提供美元2億5000萬聯貸,日前在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行大樓完成簽約儀式。
  上海商銀表示,這次聯貸透過策略聯盟夥伴大陸上海銀行的搭橋,以「內保外貸」模式進行跨境融資,由大陸上海銀行開出擔保信用狀 (Stand-by L/C)給台灣聯貸銀行團,擔保境外關聯企業所需資金。
  參與本次聯貸案的銀行包括台灣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臺灣銀行、香港上海商業銀行及彰化銀行等四家銀行,資金將用來償還境外既有的負債及改善財務結構,並降低融資的成本。
  上海商銀表示,隨著兩岸金融市場開放,台資銀行和陸資銀行簽署 MOU洽談合作持續不斷,加上兩岸金融監理機關持續的推動興利政策,例如,大陸金融監理機關放寬對銀行承做「內保外貸」業務範圍,台灣金融監理機關對大陸地區銀行提供保證函或擔保信用狀比照適用銀行法第十二條所稱銀行之保證,使得兩岸銀行之間相互提供保證的業務合作需求愈來愈大,這也提供兩岸三地銀行業者更多業務合作的機遇。<�擷錄工商>

hm6438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銀行業平均資產報酬率(ROAA)創10年最高水準,中華信評分析銀行業的核心獲利來源,海外擴張較大規模的兆豐銀、中信銀和上海商銀等,淨利息收益率(NIM)提升程度較國內銀行業平均表現超過0.3個百分點,顯示報酬率較高的海外業務可為銀行帶來實質的獲利效益。
  中華信評主辦分析師藍于涵指出,以海外曝險部位比重占銀行總資產30%以上的兆豐銀、中信銀,以及上海商銀進行計算,3家銀行的加權平均NIM表現,自2010年以來連續3年的改善程度較國內所有銀行業的加權平均NIM改善幅度更快速,一般銀行業僅1~1.08%,這3家銀行則達1.19~1.31%。
  藍于涵指出,銀行業海外業務的獲利空間,通常較國內傳統銀行業務的獲利高,部分因素來自國內市場激烈競爭造成台灣銀行業獲利表現較亞太區同業弱,但台灣的銀行業在傳統上較少布局海外。
  中華信評統計,2012年前9個月,台灣銀行業對歐元區與大陸市場的曝險部位各增加了22%、23%,已是新記錄,這是因為業者利用兩地的信用緊縮環境,從中賺取利益。
  中華信評建議,銀行業要透過審慎的授信控管策略管理,對海外業務相關的信用風險有所準備,將能真正從海外業務的較高報酬率受惠,主要銀行業者可望從目前較高的NIM,轉化成具持續性的獲利。
  對於海外市場今年的風險,標準普爾指出,亞太區經濟與信用市場的波動今年仍將持續,台灣銀行業的亞洲地區授信偏重出口導向的大陸,波動的敏感性更高,銀行業者需要有更專業知識與市場的瞭解,以免潛在授信成本增加。 <�擷錄工商>

hm6438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海商銀獲得Global Banking & Finance Review評鑑為「201 3年台灣最佳商業銀行」,顯見其良好經營績效與企業形象備受肯定,是少數能長期兼顧良好獲利能力與資產品質的優質銀行之一。
  上海銀表示,在經營成績上,2012年自結稅前盈餘為106.72億元,稅後盈餘達94.52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稅後EPS為2.55元,該成績在本國銀行中亦名列前茅。
  在各項比率上,上海銀去年底逾放比僅有0.22%,備抵呆帳覆蓋率 759.89%,均優於同業平均水準,同期資本適足率14.29%,流動準備率37.69%,均顯示該行具備資產安全、資金充裕、資本充足的經營特色。 <�擷錄工商>

hm6438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