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每天經手的交易金額,平均是3兆美元,來自個人、企業及法人機構的例行資金流動,最高峰時會達到每天9兆美元,花旗集團執行長高沛德(Michael Corbat)說,這個等同於美國國內生產總額的金額,幾乎是透過電子數位在移動,從很多方面來看,我們把自己當作一家「有銀行牌照的科技業者」。
  花旗銀行運用創新科技在業務效率和客戶服務等,早在1980年就啟動,並逐步擴大到海外分支據點。高沛德對於花旗推進金融科技,有三大策略核心,首先,一切以客戶為中心(everything we do is c ustomer-centric),其次,成果必須全球通同(globally common) ,第三,建立數據夥伴關係(digital partnerships),擴大行銷通路。
  花旗銀行東京分行,是「以客戶為中心」而設計,也是因此而大幅改變。日本式服務傳統上就是細心、耐心,花旗東京分行曾為了讓前來分行辦事的客戶,能透過等候室的人物摸擬電腦軟體,優先取得服務,卻因客戶反映,不習慣和冷冰冰的機器說話,銀行隨即將已投資的硬體全部拆除,改為以真人搭配分類明確的人形立牌,大幅提高客戶滿意度。
  所謂分類的人形立牌,是花旗消金研究開發部門的構想,把目標客戶分為四大類,例如退休銀髮族、頂客族,貴婦族,和年輕富翁,在金融服務中加入各類層客戶對於科技載具的熟悉度,如貴婦族的平板平台理財術、年輕富翁的iPhone作風。
  高沛德認為,花旗在金融科技上的所有投資,都應該可以用到全世界花旗通路,例如美國開發的花旗銀行Express平台,是新一代ATM,等於是一家小分行,今年1月包括新加坡、馬尼拉、吉隆坡引進,去年10月花旗香港推出Citi Wallet,也將智慧手機變成電子錢包。<擷錄工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m6438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