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外商銀行來台發展的先驅,花旗銀行已在台灣落地生根50年。不僅參與台灣金融發展的起飛年代,更為本土金融帶來許多創新想法.例如在台首創儲備幹部制度、電話行銷作業、引進財富管理銀行,都成為日後本土金融機構學習效仿的對象。
  花旗在台50年,花旗集團執行長高沛德(Michael Corbat)9月親自來台訪查業務,並與馬英九總統碰面。高沛德表示,花旗將藉由全球性銀行的優勢,再創外銀在台另一個高峰。
  高沛德說,花旗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營業據點遍布100多個國家。對花旗來說,全球性並不是指服務人員收拾行李,出差到客戶需要的地方處理事務。「全球性」意味著,花旗已經在客戶需要開展業務的地方扎根,不管是成熟市場還是新興市場。
  高沛德舉例,客戶可以在台灣支付薪水,在印尼購買原料,在韓國進行匯率避險。花旗的目標,是將資源投注於最好的機會,持續創造獲利。
  為了實現這一個目標,去年3月,高沛德已擘劃清晰的全球發展策略。花旗評估過所有設有營業據點的國家,以確定各個市場的吸引力和業務優勢。市場吸引力包括許多因素,如每個國家的GDP成長率、競爭狀況、監管環境等。
  以此為背景,再進一步評估花旗的業務優勢,包括營運效率和獲利能力兩個方向。高沛德指出,花旗把目標市場定為四類:「投資推動成長」、「維持現狀」、「優化再成長」,以及「優化或重組」。
  差異化服務
  瞄準目標市場
  這一架構為資源分配建構一個清晰的路徑圖。「投資推動成長」的市場將會得到額外的資源;而「優化」市場則應該提升經營效率。
  高沛德指出,很多公司在談及自身優勢時,會從產品的角度來分析,但對花旗來說,花旗的營業據點遍布全球,可以提供客戶更具差異化的服務。
  如果一家金融機構還沒有形成強大的全球影響力,在現今充滿挑戰的監管和經濟環境下,想要透過企業併購或自身累積,來重現花旗的發展軌跡,已經受到極大限制。
  高沛德強調,只有站在客戶和股東的角度,創造超出資本成本的股東權益,我們的全球網絡才真正具有價值。
  執行力掛帥
  創造滾滾錢潮
  另一方面,高沛德說,花旗重視執行力,以達成持續性及高品質的獲利為目標。隨著銀行業面臨來自經濟、管制及其它方面的壓力,執行力才是關鍵。
  除了全球化的優勢外,花旗在2007年收購華僑銀行,2008月年完成整合與本土化作業,同時持續培育在地人才,目前花旗近5,000名員工,其中,有高達九成以上都是台灣人才,可說是所有外商銀行中最大的僱主。
  花旗在台發展50年,善盡企業公民責任,也是花旗營運的一部分。花旗 (台灣)銀行董事長管國霖認為,與其為了製造新話題,不如在原來的核心能力中尋找新創意。
  「堅持長期、持續累積」也說明花旗希望從公益活動中看到行為改變的成效。花旗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理念是「超越慈善」(More than Philanthropy)的精神。
  回歸台灣社會,花旗與聯合勸募合作將邁入第20年。過去19年來,號召同仁、客戶及社會大眾,募集14億元善款,每年幫助近400多家社福團體,受惠個人達到100萬人,影響深遠。
  花旗銀行指出,花旗每一個贊助案都很長期,舉例來說,新北市石碇鄉和平國小的希望閱讀11年、花旗聯合勸募活動20年、認養淡水河左岸,從五股溼地延伸到淡水河左岸共8年、花旗全球義工日九年,與從1997年就開始的金融理財教育,除了每個計劃掌握社會需求變遷的脈動外,最讓花旗覺得自豪的,其實是這份毅力與長期的承諾。
  如此長期的付出,換來的是紮實的行為改變,新移民媽媽從開始記帳並檢視全家的保險計畫。司馬庫斯部落除了工作機會增加、收入提高,更願意分享經驗給其他原住民部落。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就是專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就是贏家」,管國霖強調,在公益領域的耕耘與投入,就是花旗給予社會的永續承諾。<擷錄經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m6438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